创新体制机制 盘活公私美术馆资源
金江波
在“十三五”规划和“文创50条”中,上海市政府将文化艺术产业列为主要发展方向,上海的美术馆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成为承载城市精神的文化阵地。有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本市美术馆(博物馆)数量从34家上升到78家,覆盖了中心城区和部分郊区。其体量和伦敦约80家、巴黎和东京70家、纽约60家相比,已处于中上游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民营、私人美术馆在过去几年里得到了繁荣发展,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居于领先位置,上述78家美术馆中,四分之三是民营美术馆。目前,在上海有关部门注册的“美术馆”有42家、“艺术馆”有33家、“艺术中心”有67家,其社会组织类型为“民办非企业单位”,采取非营利的经营模式。民营美术馆已布局进入整个上海各地区,与国有博物馆和美术馆共同构成了上海艺术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的基本生态结构。
如何通过盘活多种资源,激励本市国有与民营美术馆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收藏研究展示与公共文化教育的传播、社会效益与产业效益的平衡发展,值得思考。
问题瓶颈
大多数美术馆自有的收藏薄弱,收藏方向不够明晰,藏品特色不够突出。收藏资金比例在美术馆经费中占比较小,资金来源渠道不够多元,美术馆的研究、教育与传播活动比较单一。
国有美术馆的创新动力不足、活力不够。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国有美术馆,享有行政费用和发展补助,但行政化的管理机制,制约了其发挥创新的源动力,存在传统艺术与当代文化创新的接合和转换较少等问题。
民营和私人美术馆方兴未艾,但面临着缺乏相关政策支持、缺乏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和缺乏资金等困境。一些美术馆在自身发展定位的模糊、经营模式的不当、只有空间、没有资产的情况下,难以为继。使得藏品和展览的外延价值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民营美术馆不断涌现,推动我国美术馆事业的整体发展,挑战着我国传统的美术馆管理体制,挑战着美术馆建设与评价的国际游戏规则,酝酿着更大、更高的产业整合,也在酝酿体制突破。
公、私两类性质的美术馆(博物馆)的规模和硬件条件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在市民参与共享方面不够,制约着美术馆扩大社会传播力、拓展服务公众、凝聚人们文化认同感等功能的发挥。与国际相比,纽约基本每1.5万人就有一家美术馆,而上海的每家美术馆要服务30万人群。在访问量上,上海人均参观美术馆的次数是0.3,伦敦和巴黎分别是3.2和2。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的公众,对艺术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和传播力度不够,活动形式和层次较为单一。
美术馆的发展定位和内容建设各有不同,但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推广合作力度不够。影响了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和知识共享,欠缺专业性人才团队,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对策建议
鼓励美术馆扩大收藏和突出收藏特色,拓展资金收藏渠道。每年各美术馆根据自身特色提出收购提案,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并委托授权美术馆采购、管理、展示等,从而提升美术馆的整体实力和底气,也为收藏市场培育力量。制定与藏品所有权、使用权、保管权等相关的法律、政策、规章。
通过政策引导和政府导向,牵头企业和社会团体与美术馆的对接,给予提供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赞助的企业和个人以一定的财政和税收奖励机制。出台更多的奖励政策,在用地、税收、财政、展览等方面扶持民营美术馆,激励不同资金支持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
机制创新,整合和盘活国有及私营美术馆的优势资源,鼓励公、私混合机制创新模式下的美术馆治理,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发展平台。挖掘国有美术馆的公信力、学术研究实力和品牌效应,鼓励建立国有美术馆的绩效评估机制,借助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动力、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和更为灵活快捷的执行力,加大公、私美术馆间的协同合作,激发国有美术馆的创新动力、推动民营美术馆持续保有发展动力,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立公益性和服务型的美术馆联盟,搭建美术馆与政府、企业和美术馆之间的桥梁。将分散的信息资源整合成信息平台,推动行业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高美术馆的资源使用效率和传播力度,形成城市文化品牌。
采取竞争机制,吸引美术馆参与执行国内外艺术文化项目,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外事或政府其他部门接洽的国际项目,可采取竞争方式,发挥其专业优势。以招标方式,公平合理促使有竞争力的美术馆执行项目。
建立第三方评估组织,对美术馆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性和权威性。以此,为更大发挥社会效益与成果显著的美术馆和艺术项目,提供有效的支持。
专业团队多学科化,培养美术馆学术研究、展览策划、经营管理和传播推广、艺术教育等不同学科的人才。从业人员提升专业职能,加大文化传播与普及力度,引导和活化馆藏,加大美术文化惠民,让更多公众分享美术发展的成果,更好体现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