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不能少了精品舞台剧
何少华
■上海红色文化、海派历史文化和新时代城市建设奋斗底蕴等城市精神,拥有非常好的创作素材和创作土壤。对于创作和制作,顶层设计上应有相应规划和引导,扶持打造上海舞台剧精品力作;各级宣传部门要结合数字时代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并加以积极推广;演出机构要摒弃短时利益,精心打磨作品;经纪公司角要强化面向全球的推广视野和执行能力
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具体措施方面,打造标志性舞台剧可以成为一个抓手。
为何难出精品
上海专业剧场演出市场远未发挥出应有的社会经济孵化和衍生效应。2016年,上海剧场演出票房收入8亿元。而英国伦敦西区2014年就已达60亿元,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消费258亿元;美国百老汇同期达到11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消费712亿元,创设了包括旅游、购物、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大量就业机会,其中,舞台剧正是大量游客的重要选择。而与伦敦和纽约相比,作为定位“亚洲演艺之都”的上海,不论是文化影响力还是对经济的拉动能力,皆有明显差距,如果没有政府资金补贴,大多数剧目都在保本和亏损间徘徊。
上海原创舞台剧缺少能作为城市名片的标志性精品。作为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海派文化的独特代表和时代精神的标杆象征,上海缺乏与之地位相称的标志性原创舞台剧的精品力作,尤其缺少具有孵化力、吸引力的可以常演不衰的原创舞台剧。究其原因,一是原创内容不足,二是政府补贴机制缺乏精准。英国戏剧文化实行票价补贴制度,上海则是直接补贴剧目,即以剧目立项进行补贴,促使剧团通过不断排演新剧来争取补贴,根本无暇顾及打磨精品,还导致票价高昂、观众稀少、剧目重演率低。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上海共有各类演出主体1669家,其创作的绝大多数剧目连续演出场次不超过5场。原创内容不足和剧目立项补贴机制是直接导致上海本地剧目多年难出精品的症结,即便有个别精品,同样因缺乏观众而被淘汰。
政策层面应重视
要加强政策引导。上海红色文化、海派历史文化和新时代城市建设奋斗底蕴等城市精神,拥有非常好的创作素材和创作土壤。对于创作和制作,顶层设计上应有相应规划和引导,扶持打造上海舞台剧精品力作;各级宣传部门要结合数字时代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并加以积极推广;演出机构要摒弃短时利益,精心打磨作品;经纪公司要强化面向全球的推广视野和执行能力。
转剧目补贴为票务和剧目补贴双轨制。上海本土原创并不缺乏好苗子,但上海的剧目立项补贴政策,使得剧作打磨和整体推广皆缺乏打造精品的机制支持。因为没有票务补贴,创作演出单位为了争取更多资金扶持,很快转向下一个剧目。因此,针对创作和演出机构,上海应当改变文化基金等政策的扶持方向,尽快转单一剧目补贴为票务和剧目补贴双轨制,形成培育原创精品的良性机制,促进上海精品舞台剧的打造。
加强剧院群落规划和定位,减少大型剧院建设,适当增加中小剧院的建设和使用。目前,上海已确定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等8个演艺集聚区的建设,令人振奋。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也都是由几十个规模不等的剧院组成的剧院群,其外围还有不少实验性剧院,这种剧院群结构形成了聚合性极强的艺术、文化中心,其运作的灵活性,以及文化和商业价值贡献都远超过一个大型剧院。建议上海减少大型剧院的建设,适当增加中小剧院的建设和使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向演员、导演和制作人提供更为科学的产业舞台,同时也给观众更多样化的选择。
操作层面要精准
引导创作、制作及演出机构同向发力,挖掘旧作与创作新作并行,打造能带动和形成产业链的舞台剧精品力作。上海各类型舞台剧多年积累,不缺好作品,但缺乏系统推广和整体包装下的常演不衰的标志性优秀作品,如上海昆剧院原创的《春江花月夜》,上海歌剧院的《那时花开》《聂耳》,都已基本具备精品力作的诸多要素,但公演数次后皆束之高阁。
建议上海话剧中心、上海昆剧院、上海歌剧院、上海沪剧院等专业创作和演出机构制定中长期的创作和演出规划,挖掘旧作与创作新作并行,反复打磨1-2个标志性的精品,作为“上海文化”品牌的城市名片,通过整体包装和系统推广,打造一个以标志性舞台剧为龙头,诸多精彩剧目为支撑,最终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业态。
将剧院群发展和推广纳入区域发展规划,融入旅游线路设定,以标志性舞台剧为抓手,全面助推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建设。全面落实“上海文创50条”,以科学规划剧院群为依托,立足上海舞台剧精品力作打造,积极推动上海的“四大品牌”建设。旅游行业要把包含区域剧院群纳入重点推介的旅游线路,把标志性舞台剧精品作为旅游产品重点推广,全面助推购物、餐饮、住宿等业态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把“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作者系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秘书长)